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 258
中新社武汉11月17日电(马芙蓉 高翔)“月壤砖在太空完整暴露时间为三年,每隔一年我们会下行一块样品板,开展力学性能、热学性能、抗辐射性能研究,为将来到月球上盖房子积累科研数据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丁烈云17日在武汉表示。
当日,第二届地外建造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,丁烈云介绍了月壤砖等月球基地原位建造的最新进展及技术挑战。北京时间11月16日,丁烈云团队研制的月壤砖已搭乘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运抵中国空间站,正式开展太空实验。
丁烈云介绍,送入空间站的月壤砖由团队根据嫦娥五号月壤样品成分,模拟配成后再烧结而成,共3块样品板,内含74块小样,包括片状、柱状两种形态和5种不同模拟月壤成分、3种不同烧结工艺的月壤砖。
“要在月球上盖房子,需要克服大温变、低重力、高真空、强辐射月震、微陨石冲击等挑战。”丁烈云说,其团队研制的月壤砖,密度与普通砖块相当,但抗压强度却是普通红砖、混凝土砖的三倍以上。
丁烈云介绍,太空实验将主要围绕月壤砖力学性能是否退化、保温及隔热性能、能否经受住辐射等开展验证,为月球基地原位建造的材料选择、工艺优化提供科学依据。完成太空实验后,第一块月壤砖预计在2025年年底返回地球。
月球基地原位建造主要指利用月壤、月岩等月球原位资源进行建筑材料的制备和结构的建设。2015年,丁烈云从建筑3D打印中获得启发,开始带领团队从事月球基地原位建造研究。
近10年来,其团队将中国传统建筑榫卯结构与3D打印建造方式相结合,持续开展月球屋建造探索,除烧出带有榫卯结构的月壤砖外,还设计出穹顶结构的月面建筑雏形及可以在月球上从事真空烧砖、组装、连接等工作的机器人。(完) 【编辑:张子怡】 新闻结尾
樱桃直播成年人视频,展现真正的直播魅力与热情,精彩不断,等你来欣赏!的相关文章
中方:愿同各方继续加强粮食安全合作,共同建设没有饥饿的世界的相关文章
首都关心下一代大讲堂举办“红色电影中的百年党史”专题报告
京港携手“拼船出海” 共同开拓合作新商机
黄浦江畔上演科幻、奇妙光影盛宴
中国发布全球首个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“坤元”
日本石垣岛附近海域发生4.9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公里
中方敦促当事方特别是以色列立即采取措施推动局势降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