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 258
中新网上海12月7日电 (谢梦圆)由中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——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“领航号”6日掘进至第1500环,到达3000米大关。该隧道由沪杭客专公司建设、中铁隧道局施工,项目建成运营后,将实现高铁穿越长江不减速的成果。
作为沪渝蓉高铁控制性咽喉工程,崇太长江隧道是目前世界独头掘进距离最长(11.325千米)、盾构直径最大(15.4米)、过江设计时速最高(350公里/小时)、长江水下最深(89米)的高铁隧道工程。隧道全长14.25千米,其中盾构段长13.2千米,由“领航号”盾构机(总长约148米,总重约4000吨)承担主要掘进任务。
自10月20日完成2000米掘进任务后,中铁隧道局技术团队攻克生态环境敏感、地层硬质胶结物、强弱透水地层交替、冲淤变化交替等难题,以平均每日超过21米的速度高效掘进,于6日成功掘进至3000米。
面对诸多挑战,“领航号”盾构机平均月掘进速度达到600米,并创造了单月掘进718米的纪录。据悉,“领航号”盾构机的安全高效掘进得益于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.0技术体系,九大智能建造技术的常态化应用。
中铁隧道局科研团队通过深入钻研攻关,打造了“智能感知、智能设计、智能预制、智能掘进、智能安装、智能构筑、智能环控、智能运输、智能管控”等九大智能建造技术成果,形成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.0技术体系,将智能化理念和技术深度嵌入到崇太长江隧道建造全过程,并在崇太长江隧道项目常态化应用。
中铁隧道局崇太长江隧道项目部项目经理许维青介绍:“之前盾构智能掘进主要是以控制盾构机姿态为主,各系统之间需人工配合,控制效率不高;采用智能掘进新技术后,泥水环流、压力控制等各个系统实现了一键关联、多系统协作,更精准、更精细、更高效、更安全。”
沪渝蓉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“八纵八横”中沿江通道的骨干线路,承担沿江通道主要路网客流、沿海及京沪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运输。该项目建成后,在上海大都市圈、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,对于打造“轨道上的长三角”、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、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。(完) 【编辑:刘欢】 新闻结尾
在木の叶舞う所に火は燃える的深处,生命与死亡的交织让人深思。的相关文章
京港签署商务领域合作备忘录 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发展的相关文章
河北保定1117公里太行步道全线贯通 串联9县(区)492个村庄
广西检察机关依法对伍奕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
“北京大学松阳新乡土影像创作展映”,一场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
韩媒:韩政府通过涉深度伪造淫秽影像法修正案
文化中国行·走进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 沙山湖泊群 苍凉大漠中的浪漫
侨乡丽水机场名称获批 计划今年年底建成试飞